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电(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合作部总监王建伏推荐,编辑李建华 )政协洪洞县第十五届委员,省级非遗项目“贾氏乌金散制作技艺”保护单位“洪洞县贾氏乌金散研究所决定《竹子园贾氏乌金散中医妇科》一书编委会于2020年11月22日上午九点在洪洞县中医研究所正式成立。
特别邀请:政协洪洞县委第十五届个别领导和委员,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贾文魁主任,山西省基层名老中医刘康宏主任,太原市杏花岭黄华主任,临汾市人民医院中医科郭丽主任,临汾市中医院庞军海主任,临汾市中医院赵国荣主任,荣军康复医院中医科焦孟主任,洪洞县中医院田建峰院长,还特别邀请了洪洞县第二人民医院焦琼燕书记,洪洞县第二人民医院何亚兵主任,兴唐寺卫生院中医科张杰主任,康芝药业医药代表史文孝先生。临汾市卫计体委董风妮主任,苏建生副主任,中医科马平太科长,洪洞县卫健体委李金标副主任,中医股股长李蓉,洪洞县文旅局赵文卿局长,非遗中心李鹏主任,洪洞县民政局程华进主任,以及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等新闻媒体单位及其他帮助和支持贾氏乌金散事业的各方人士参加。
洪洞贾氏乌金散的历代传承:
“南有乌金散,北有定坤丹”,这是多年来盛赞妇科良药的一句民间俗语。定坤丹产于山西太谷县,是皇室专用的御品。而乌金散就出于洪洞县赵城贾家,是民间妇女的良药。自明朝开始,贾氏乌金散历经四百余年不衰,区域性影响较大,对人口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大贡献。
贾氏乌金散由三十多种珍奇名贵中药材构成,其历史悠久,用料考究,炮制独特。有逐淤生新,祛风止痛,补益脾胃,固摄冲任,气血双补,补阳固阴的功效。2014年5月,“贾氏乌金散”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遗项目。
据《洪洞县志·医疗篇》载:“洪洞较早的药店为创办于清代的贾氏乌金散药店”。贾氏家谱记载:明万历四十四年,明朝派人入藏,封四世喇嘛为“普持金刚佛”,赐给官服、印章等,并邀请他进京朝见。四世喇嘛因病未及成行,随派出一队喇嘛赴京朝见。皇帝接见后,赐予贵重礼物,由此行喇嘛带回西藏。西藏喇嘛途经赵县时,不慎将皇帝御赐礼物遗失,恰被赵县秀才贾德兴所得。数日后,喇嘛寻来,贾德兴悉数奉还,喇嘛感他不昧之举,念贾氏厚德之风,随馈赠秘籍一部,其中乌金散主治妇科。有楹联为证:“溯源藏传拾金不昧乌金散,遵遗济世天长地久竹子园”。
贾氏乌金散于明朝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在洪洞县赵城镇(原平阳府赵县)北街竹子园开店,历经明、清、民国、新中国四百年。传承谱系:贾德兴→贾仁贵→贾全融→贾昌久→贾世明→贾延芳→贾永平→贾孝健→贾福来→贾吉魁→贾祥年→贾兴邦→贾顺喜→贾友三、石淑英→贾耀旺、吕亚男。公元1860年第十一代传人贾祥年木刻竹子园,乌金散,末药等印版,以防假冒。
上面为第十一代传人贾祥年1860年木板刻制“竹子园,乌金散”说明书
几百年来,贾氏后人严格遵循“以德为表,遵遗济世,救世济民,禁贪绝嗔,世世相传,长盛不衰”的家训,坚持传统工艺制作乌金散,并结合临床实践反复研究和中医理论不断改进完善药物疗效,几百年临床辩证施治中,治愈妇女不计其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贾顺喜(生于1887年--卒于1938年)是贾氏乌金散第十三代继承人,膝下有三子:贾友三(生于1918年--卒于1976年)、贾忠(生于1920年--卒于1938年,革命烈士,大槐树烈士陵园有纪念碑)、贾明亮(生于1925年--卒于1998年,小名达娃)。
十四代传承人贾友三(1918-1976)
贾顺喜的长子贾友三,15岁时就随父在老药店坐堂行医。二儿子贾忠,193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在晋中一带和日寇作战中牺牲。
贾顺喜医术高明,其后人至今保留着当时远至南岭的郭国瑄及远近闻名的宝利舍主人马福元写的感谢信,民国时任赵县知县陈风标还曾为其题词。抗日战争时期,赵县的爱国商人纷纷罢市,日本人为粉饰太平,强令营业,贾顺喜断然拒绝,乌金散药店被日军砸毁。抗战期间,贾顺喜出钱出物,支援中共太岳纵队。此间,他关门休业,只暗中济世。恰逢日本小队长之妻得了产后风,四肢疼痛难忍,动弹不得,几次求药遭拒,便派汉奸伪装百姓购药,服后立效,后被贾先生所知,怒叱汉奸,自觉愧对列祖,再加上日本人又开始软硬兼施逼要密方……急怒之下,贾顺喜遂卧床不起,七天不食,于1938年孟冬愤然辞世。弥留之际,他将秘方传给了长子贾友三,并一再叮嘱一定不能被日本人拿走。贾友三草草埋葬了父亲后,告别了无助的母亲和幼小的弟妹,带上秘方,在临汾城隍人景文峰的帮助下,连夜逃到了临汾城隍村,暂住在了景文峰家。
古书籍为贾氏乌金散秘籍
景文峰家住房拥挤,几天后贾友三搬到了隔壁其堂弟景文清家居住。第二年才知道,家里的老店被日本人彻底砸毁,其母也含恨离开了人世。
贾友三在景文峰和景文清兄弟的帮助下开始以行医为生,期间结识了临汾有名望的郭锦章、郭相臣等中医大家,学习了很多新的知识,临症应用秘方中,创造性的留下了很多宝贵经验,为贾氏乌金散这一民族瑰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2年,贾友三回到赵城重新挂牌行医。公私合营后,被安置到北街保健站坐诊,“文革”期间由于在家行医被红卫兵批斗。后来又先后去登临村保健站、磨头村保健站坐诊,1975年,身患重病的贾友三还是坚持坐诊,一直到1976年8月去世。贾友三为贾氏乌金散的发扬贡献了自己的一生。他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赢得了民间“赵城贾先生”的无冕美称。
十四代传承人石淑英(1928-2010)
贾友三的妻子石淑英,小名石小亲,1928年出生于赵城西街,毕业于女子师范。她勤俭持家,为人和善。在工作上全力支持贾友三,渐渐成为贾友三的得力助手。
在贾友三的带领帮助下,石淑英很快掌握了基础知识,逐渐形成了自己一套诊疗体系。贾友三病重期间,把贾氏乌金散秘方交给了石淑英,临终前嘱咐她说:“一定要把乌金散传下去”。从那时起,石淑英开始了贾氏乌金散的又一轮传承。石淑英是有文化基础的师范生,在临床应用中,她更加完善了秘方,解开了秘方中长期以来许多前人悬而未解之谜,她还通过努力,在洪洞县卫生局考核中,获得了中医妇科医师证书。她一直在老店坐堂到2010年无病而终,留下了很多宝贵的临床经验,也留下了贾氏乌金散经世济民的丰厚的精神财富。
第十五代传承人贾耀旺
贾氏乌金散第十五代传承人贾耀旺出生于1968年6月,因耳濡目染,从小在薪火相传、善行懿德的环境中成长,他幼承家学,渐染芝兰,从小就在父母的严厉要求下背汤头,药性赋。其父亲病逝后,在母亲石淑英严厉督促下,他熟读中医经典及家传“贾氏乌金散秘籍”和十四代家传病案总结记录,打下一生追求医学救人济世的基础。1987年,他获得行医资格,并开始坐堂行医,擅长妇女产后病、月经病、带下病等妇女疑难杂症的治疗。
2010年5月17日,“洪洞县人民政府洪政发【2010】26号”,将贾氏乌金散公布为洪洞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06年,贾耀旺申请注册了“竹子园”商标。2012年6月28日洪洞县人民政府红头文件“洪政字【2012】26号”同意贾氏乌金散申报市级非遗,并且给予了公示。2013年,贾耀旺组织了九人中医专家团队在洪洞县城内开办了洪洞县贾氏乌金散中医研究所,并担任该研究所所长;2014年5月,“贾氏乌金散”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遗项目;2015年,贾耀旺被山西省人民政府确认为非遗项目“贾氏乌金散”传承人; 2018年3月荣获2017年度临汾市“十佳非遗传承人”称号。
让老百姓少花钱看好病一直是贾耀旺从医的初衷。在山西省中医学院学习时,贾耀旺潜心研读历代中医名家著作,经常聆听国医大师中医讲座,先后拜国医大师吕景山、王世民、山西名医张克敏、贾文魁为师。身为贾氏乌金散第十五代传人的他,接受系统教育,尊重现代医学发展,不拘于“祖传”,以解决老百姓实际健康问题,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为己任。他注重民间单方、验方的搜集研究,注重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养生、治未病的科普宣传,在临床用药中趋利避害,使患者安全用药。他在《山西省科学之友》杂志发表了家传秘方“黑豆人参乌鸡汤”,适用于妇女产后诸病和素体虚弱的药膳,并打破门户之见,授“竹子园贾氏乌金散女科”经验及“贾氏乌金散秘籍”用药配伍禁忌及炮制技巧于同仁,得到中医界同仁的广泛好评。
“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需心”。贾耀旺常说,贾氏乌金散商标“竹子园”,有着不一般的中国传统文化含义。竹,中国美德的物质载体,四季常青,生机旺盛,青春永驻。其空心代表着虚怀若谷的品格,竹节是高风亮节的象征,也正是有贾耀旺这样一代又一代人传承,才让乌金散经受住了时间的洗礼,并终于见证了岁月的光辉。